核心要点👉
- 💰 商业模式转型:从纯订阅服务转向交易分润模式,向商家收取佣金
- 👥 用户规模:ChatGPT周活跃用户达5亿,内置购物功能个性化推荐
- 📈 企业客户增长:企业服务付费客户半年增50%突破300万
- 💸 财务表现:年度经常性收入突破百亿美元,估值达400亿美元
- ⚙️ 算力需求:急需十万量级GPU资源,采用多云战略覆盖五大数据中心
数智朋克讯,OpenAI正着手将支付结账系统直接整合至ChatGPT交互界面,此举标志着其商业模式的重大转型。据知情人士透露,该人工智能企业计划向通过平台完成交易的商家收取佣金,实现从纯订阅服务向交易分润模式的跨越。这项开发中的功能依托与Shopify的技术合作,旨在使用户无需跳转外部页面即可完成购物全流程。
此次战略调整使OpenAI首次具备从海量免费用户中变现的能力。当前ChatGPT每周活跃用户达5亿规模,内置购物功能已能根据用户历史对话和预算设定进行个性化商品推荐。公司运营官Brad Lightcap强调,系统正通过强化记忆功能深化对用户偏好的理解,未来可能引入价格比较等实用特性。
商业版图扩张伴随着用户基数的激增。企业服务产品线(含Enterprise/Team/Edu版本)付费客户半年内增长50%,突破300万大关。摩根士丹利、Uber等跨行业巨头纷纷采用其工具处理核心业务,尤其在金融与医疗等强监管领域渗透显著。为提升企业场景实用性,新推出的"记录模式"支持会议语音转写及文档整合,"连接器"功能则打通了Google Drive等主流云存储服务的直接数据调用。
支撑这些商业野心的,是OpenAI惊人的财务增长曲线。其年度经常性收入在ChatGPT推出不足三年内突破百亿美元关口,较2024年55亿规模近乎翻倍。值得关注的是,该数据尚未计入微软授权等非持续性收入。尽管去年亏损达50亿美元,投资者仍给予其400亿美元估值,软银等机构押注2029年营收将冲击1250亿美元目标。
算力需求激增正推动基础设施布局变革。OpenAI官网供应商列表新增谷歌云服务,标志着其打破对微软Azure的独家依赖。此前执行长奥尔特曼曾在社交平台公开呼吁急需"十万量级GPU资源",突显模型训练对硬件的渴求。目前该公司采用多云战略,同时运用甲骨文、CoreWeave等平台构建算力网络,覆盖美日欧五大数据中心区域。
为加速商业化进程,OpenAI同步推出捆绑销售策略。据内部消息,签订多年期API合约或组合采购多款产品的客户,可获得10%-20%的订阅费用减免。这种分层定价模式与其支付系统形成互补,共同构建多元收入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