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 🤝 阿里巴巴与英伟达达成Physical AI战略合作,整合数据合成与环境仿真技术
- 💰 追加AI基础设施投资应对算力几何级增长,2032年数据中心能耗将增十倍
- 🚀 Qwen3-Max模型以36万亿Tokens训练量突破万亿参数,全球评测前三
- 📈 阿里巴巴港股单日大涨9.16%至174港元,创近四年新高
- 🌐 全球算力网络加速覆盖29个地区91座节点,Token用量每2-3月翻番
数智朋克讯,在杭州举办的2025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与英伟达正式达成Physical AI(物理人工智能)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数据合成处理、环境仿真强化学习及模型验证测试等核心环节展开深度整合,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PAI将直接集成英伟达Physical AI软件栈。该技术融合体系旨在为具身智能、辅助驾驶等场景提供全链路开发支持,通过仿真数据生成与机器人强化学习模块,显著缩短实体交互系统的研发周期。
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吴泳铭在主题演讲中阐述了人工智能演进的三个阶段:从当前"自主行动"的辅助阶段,迈向未来"自我迭代"的超级智能(ASI)。他首次披露,除既定的三年3800亿人民币AI基础设施投资外,集团将追加预算以应对算力需求的几何级增长。根据预测,至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将较2022年提升十倍,这直接印证了其算力部署的扩张态势。
技术发布环节同步亮相的Qwen3-Max模型引发关注。该模型以36万亿Tokens预训练数据量突破万亿参数规模,其指令版本在LMArena文本评测中超越GPT-5-Chat位列全球前三。吴泳铭强调,大模型正在成为连接物理世界的"下一代操作系统",未来全球或将仅存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支撑海量智能体运行。
资本市场对此反应迅速,阿里巴巴港股当日涨幅达9.16%至174港元,创近四年新高。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在大会现场指出,阿里云Token用量呈现每2-3个月翻番的增速,持续看好其作为中国核心AI赋能者的战略地位。随着巴西、法国等新增数据中心计划落地,阿里巴巴的全球算力网络正加速覆盖29个地区的91座基础设施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