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斯达首次推出基于具身模型的人形机器人'小拓',实现复杂任务自主决策与全流程自动化。产品商业可行性获收入增长印证,市场前景广阔,Morgan Stanley预测2035年全球保有量达1300万台。
环球资源主办的AI与机器人产业峰会(AIRS)将于2025年10月18日至21日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举行,聚焦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与AI芯片等前沿领域。峰会通过多元形式构建产业对接平台,核心议程包括未来机器人峰会和商业化实践专题,并与同期展会形成技术-产品-场景-投资四维联动模式。
宇树科技正式推进IPO计划,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提交申请文件,此举标志中国机器人行业资本化加速。公司2024年营收结构显示四足机器人占65%销售额,人形机器人占30%,产品主要服务于科研、教育及消费领域。
英伟达正式量产专为机器人设计的Jetson AGX Thor计算平台,标志着物理AI边缘计算迈入新阶段。该平台AI性能较前代提升7.5倍,并推出开发者套件及量产模块,全球同步销售。
FieldAI宣布完成4.05亿美元融资,估值达20亿美元,专注于开发基础具身AI模型。该技术通过物理知识层赋予机器人安全决策能力,已在建筑、能源等领域应用。
英伟达与富士康深化战略合作共同布局人工智能机器人市场。富士康作为NVIDIA AI供应链关键环节,负责量产顶级AI服务器,双方首款人形机器人将于11月正式亮相。
傅利叶在北京推出Care-bot GR-3人形机器人,主打交互陪伴功能,具备可触摸特性。该机器人采用全感交互系统,计划部署于康复机构和养老院,商业化针对企业端市场。
瑞可达披露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股价累计涨幅达33.68%,公司确认无未披露重大事项且生产经营正常。人形机器人产品已小批量供货,预计2025年销售收入约1000万元,但业务占比微小且不确定性显著,公司提醒投资者理性防范风险。
由亚马逊和软银支持的Skild AI推出通用AI模型Skild Brain,赋予机器人接近人类的思考与应变能力。该模型通过仿真训练和实时数据微调,已获LG CNS等公司应用并完成3亿美元A轮融资。
马斯克宣布Optimus人形机器人将采用全新V3设计,目标五年内实现月产10万台。同期Robotaxi服务扩展超十倍区域,FSD采用率激增45%且事故率显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