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半年激增106.6%,普及率36.5%。国产大模型以超90%首选率领跑市场,AI专利申请量占全球38.58%,技术应用正向深度实用阶段演进。
阿里巴巴集团与英伟达在2025云栖大会上宣布达成Physical AI战略合作,阿里云PAI将集成英伟达软件栈。吴泳铭披露追加AI基础设施投资,并发布评测全球前三的Qwen3-Max模型,推动阿里巴巴港股当日大涨9.16%。
腾讯元宝推出低延迟视频通话功能,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实现自然语言指令控制机器人。腾讯混元3D世界模型1.0开源颠覆传统建模流程,智能体开发平台全面升级覆盖B端C端应用场景。
优必选科技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合作开发的天工行者人形机器人在教育领域获得显著市场响应,订单量突破百台。公司产品线强化教育布局,预计年内交付量将超300台,反映教育机构对具身智能技术需求激增。
北京以 132 款备案大模型的绝对优势领跑全国人工智能产业,核心产业规模突破 3500 亿元占据全国半壁江山。智源研究院突破数字物理边界的技术成果和智谱华章创纪录的模型表现,配合北京市科委的前沿布局,共同夯实创新基础设施。
香港科技大学正式启动以计算范式奠基者命名的前沿研究机构,聚焦具身智能与生成式算法技术突破。该机构通过重构冯氏架构理论框架,着力攻克 AI 系统认知维度与物理交互瓶颈,布局自动驾驶、医疗大模型等垂直领域革新。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天工 2.0 机器人已完成技术验证闭环,即将进入小批量量产阶段。该产品搭载具身智能中枢系统,目标定价策略突破行业预期,并在半程马拉松测试中刷新作业时长纪录。
星尘智能宣布完成由锦秋基金与蚂蚁集团联合领投的数亿元融资,其自主研发的 Astribot S1 机器人通过刚柔耦合传动系统实现技术突破。企业计划将融资资金用于核心算法迭代与首条柔性化产线建设,动态力矩补偿算法已实现 0.02 毫米级定位精度。
智元机器人发布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 GO-1,通过 ViLLA 创新架构首次实现跨本体技能迁移能力,其双通道数据处理架构显著提升机器人执行效率。该模型支持七类设备平台快速移植能力,为具身智能规模化落地提供技术基座。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宣布,国内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今天在上海浦东正式启用。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新阶段,将推动技术迭代及行业应用的快速发展。